当前位置:念安夕>历史军事>汉家功业> 第483章 遇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3章 遇阻(1 / 3)

第483章 遇阻

荀彧从内廷回来的时候,钟繇,荀攸已经在等着了。

荀彧一进门,荀攸就迫不及待的问道:“陛下召你说了什么?”

宫里那位陛下,自从巡视回来,一言不发,对巡视的结果只字不提,这令尚书台,甚至是朝野颇为‘忧心忡忡’。

大汉朝都知道,当今陛下看似温和如玉,实则霸道非常,一路走来,是尸山血海,人头滚滚。

尤其是对于‘新政’的坚持,压的朝野喘不过气来。

大汉朝的实际情形,朝野无比的清楚,但宫里陛下到底见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令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

会不会,有新的‘大政’出台,或者,将进一步逼迫朝廷,强推‘新政’?

荀彧一脸轻松微笑,走进来道:“好事情。”

要是对面的乌桓趁机发兵攻击又当如何?

“正南?”曹操并不意外,再次问道,语气平和如初。

钟繇心里将朝局想了个遍,种种可能推敲之下,有太多可能,却又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

“就到这里吧,”

贾诩,审配,曹洪等人皆是点头,这一点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至始至终,都没有人怀疑,曹操能否平定乌桓。

荀彧等了片刻,笑容更多的看着两人,道:“元常,公达,刚才在芳林苑,陛下下定决心要立太子了。”

在钟繇,荀攸的注视中,荀彧道:“朱建平。”

不知道过了多久,曹操出声道:“文和,可有什么办法?”

钟繇见荀攸松开,心里暗自点头,不过仍旧疑虑不安,道:“你们说,陛下到底看到了些什么?以至于心性大变?”

洛阳城里,在曹氏一族被抄家流放之后,迅速归于平静,但暗中的波澜始终没有消失过。

荀攸神色古怪,迎着荀彧意味深长的目光,道:“没有提,还定下了幽州牧,是谁的人?”

曹昂看着曹洪,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收住了话头。

自大汉立国以来,还没有平定不了的祸乱,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荀彧摇头,道:“没有问题,陛下没有提及其他。但就是没有提及,我才觉得有问题,未与公达明说。”

荀彧直接拒绝,道:“陈留王已经出去了,御史台不能无主事之人。”

“遵命。”曹洪立即应道。

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庞杂的雨声中,一匹快马飞奔而来,溅起无数泥水。

审配望着下了不知道多少天的大雨,道:“现在唯有两途,要么撤军,要么等大雨停歇。”

……

这一刻,荀攸都怀疑荀彧与宫里串通了。

荀彧点头,看着荀攸道:“陛下确实没有提。不过,公达,吏治一事,你不可再阻挠了。”

旋即,钟繇双眼微睁,道:“其中有什么问题?”

“准。”曹操几乎没有犹豫,平静的道。

钟繇同样面带激动与期待,等着荀彧说出确认的话。

宫里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往往是‘激进的’、‘不妥的’、甚至是‘冒险的’,但对家国社稷来说,并无过分。

钟繇与荀攸越发好奇了,目光都在荀彧脸上。

说着,坐到他的位置上,倒了杯茶,自顾的喝起来。

荀彧稍稍沉吟,却摇头道:“陛下没有提其他要求。”

荀彧是一个不苟言笑,十分内敛的人,在尚书台是鲜少见到他的笑容,尤其还是从宫里出来。

洛阳城里的各个势力十分活跃,不止有大汉朝的各种势力,还有羌人,匈奴,鲜卑,乌桓等等交错其中。

“末将领命!”吕布大喜过望,大步离去,骑着马飞奔,准备去点兵了。

钟繇,荀攸闻听,笑着连连点头。

荀攸脸色立变,脱口而出的道:“当真?”

“不可,”

这审配说的是什么话?当行军打仗是过家家,说不打就不打,说撤兵就撤兵了?

曹操左手握着佩剑,神情如铁,慢慢抬头,看着厚厚的云层,狭长双眼眯起,微微闪动,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荀攸立即道:“我明白,我会嘱咐朱建平,对于幽州的大小官员,我亲自给他们写信,命他们全力配合曹操,尽早驱逐乌桓。”

以他过往的经验,宫里一旦做出让步或者给了好处,那么他们必须要有回报的!

荀攸同样反应过来,神情变得警惕。

不过,想要凿通四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别说幽州了,便是朝廷都没有余力做这些事情。

或明或暗,各有企图。

曹操站在一处高地,与随行的曹洪,贾诩,审配等人指着不远处的大河,朗笑道:“若是我为徐州牧,一定开凿,将这四河联通,这四河一通,北方再无忧亦!”

吕布是前锋,已经穿过了前面的泥泞路。

钟繇,荀攸都是激动的捶了下腿,脸上喜色难掩。

荀攸神情多了一丝愕然,而后紧皱眉头,道:“朱建平?陛下真的没有提其他要求?”

正南,审配的字。

在这些波澜微漾中,曹操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