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念安夕>其他类型>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199章 乱起徐州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乱起徐州(1 / 4)

第199章 乱起徐州

庐江郡,舒县,牢房之内。

青年披头散发,身上散发着恶臭,却没有像其余犯人那样,要么痛哭喊冤,要么蜷缩在草席之上。

他反而拿着一根秸秆,盘坐在角落内,在地上不停刻画这是什么。

就在青年入神之际,却是听到了一阵响声,当即转头望去。

只见两人并肩而来。

为首者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衣着华贵,腰悬佩剑,身上还散发着莫名韵味,好一个翩翩美男子。

另外一人,身高七尺五寸,穿着劲装,悬挂利刃,英武不凡。

青年看着二人,脸上微微露出了些许笑意。

周瑜见状,却是心中大奇,问道:“别人入狱,皆愁眉苦脸,痛哭哀嚎,为何你与众人不同?”

青年对着二人微微一拜,道:“两位既来,某不日便可出狱,何苦要与别人一般愁眉苦脸?”

陈武有些吃惊的问道:“你乃外来人氏,城中并无相识之人,如何断定自己不日便会出狱?”

青年笑着说道:“吾之所谋,或能瞒得过庐江书院那些学子,然庐江郡人才济济,庐江郡守亦颇有贤名,早晚必能看破吾之雕虫小技。”

“二位若非知晓吾之所谋,又怎会屈尊前来狱中探望于我?”

周瑜、陈武闻言,尽皆拜服。

周瑜让人打开牢房,对着青年深深一拜,道:“先生舍身取义,令周瑜叹服。”

“前事缘由我已知晓,先生可出牢矣!”

青年却是面露惊容,道:“阁下莫非便是“曲有误周郎顾”的美周郎周公瑾?”

周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此皆为别人谬赞,在下愧不敢当!”

这个时代,名声对于士人非常重要。

周瑜出身不凡,而且又被车骑将军认了侄儿,还拜了周琦为师。

无论是哪种身份,都足以让人羡慕。

再加上他本身才能不凡,而且雅量高致,在自己家族的刻意运营下,周瑜虽然只虚岁二十,名声却早已传遍附近郡县。

青年看了看自身邋遢的模样,又看了看宛若画中人的周瑜,忍不住苦笑道:“却没想到,居然会以这种样子与周郎相见。”

周瑜却是大笑出声,丝毫不在意青年身上散发出来的恶臭,主动上前挽住他的臂膀,道:“吾知先生义举,心中敬佩不已。”

“若先生不弃,可直呼吾之表字,如此反倒显得亲切。”

青年受宠若惊,亦是说道:“周郎厚爱,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若公瑾不弃,亦可直呼吾之表字。”

周瑜笑着喊道:“元直兄!”

没错,这位以身入局,帮助妇人筹得医药费之人,正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徐庶徐元直。

他的事迹无需多说,相信了解这段历史之人,对于徐庶都不会感到陌生。

徐庶也是汉末时期,最让人感到惋惜的谋士之一。

他只因顾念旧主刘备,却又被曹操用计诓入曹营,以致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设一谋。

按照原本历史,徐庶应该是前往荆州襄阳一带游学。

历史上襄阳作为荆州州治,而且由于孙坚兵败身死的缘故,刘表收复了南阳郡南部一些城池。

因此,那个时候的襄阳相对比较繁荣安定,也吸引到了许多士人前去定居。

不过现在,襄阳已经成为荆州前线,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战争,自然就不是游学的最佳地点了。

也因为这个原因,徐庶转到了学风甚浓的庐江郡。

他虽弃武从文,不过刻在骨子里面的侠义之心,却仍旧没有被磨灭,这才会选择以身入局,哪怕自身声名狼藉,也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妇人筹集医药费。

周瑜把徐庶接到府中,让婢女为其焚香沐浴更衣,洗的干干净净以后,又大摆宴席招待为之接风洗尘。

宴席之中,周瑜双手奉上了一柄剑,正是徐庶委托差役卖掉的随身佩剑,现在已经被周瑜赎回。

周瑜并非不能为徐庶置办一柄更好的佩剑,却没有这种必要。

文士虽说佩剑,却很少上阵杀敌,大多都只是像玉佩一样的装饰品。

而且剑佩戴久了,也会产生感情。

徐庶谢过周瑜,几人在府中谈论天下局势,开怀畅饮。

两人越谈越觉得相见恨晚,一场宴席过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

宴席将近终了之日,周瑜忽然放下了酒杯,对着徐庶说道:“今汉室衰微,天下纷乱,诸侯并起,以致百姓遭劫,流民遍地,苦不堪言。”

“车骑将军有匡扶社稷之志,亦有安黎民之心,乃雄才大略之君主。”

“元直既有经天纬地之才,何不求得一官半职?如此上可报效朝廷以安万民,下可光耀门楣封妻荫子,亦不辜负元直这一身才华。”

徐庶沉吟许久,才开口说道:“吾虽有此志,却未得明主。且吾出生贫寒,名声不显,纵然投靠车骑将军,也未必能得重用。”

周瑜闻言,却是大喜过望,急忙说道:“元直尽管放心,车骑将军求贤若渴,唯才是举,若由我亲自举荐,必会重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