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念安夕>武侠修真>鉴宝狂少> 第635章 潘家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5章 潘家园(1 / 2)

陆飞在小肠陈熟练点餐,以及开口地道的京片子,让孔佳琪产生疑惑。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陆飞几句话就轻轻松松的搪塞过去。 在三人的注目下,陆飞美美的造了一大碗卤煮。 饭后,孔佳琪就此别过。 陆飞和两位大少回到什刹海小奶狗家的四合院。 狄家和王家,在天都城有多处豪宅。 特别是狄家,神州的生意,重点几乎都在天都城,几十年来置办的房产就有九处。 其中光是大小四合院就有四座。 按陆飞的要求,三人来到最小的一座四合院。 可就是这座最小的,也有前后两进。 东西跨院加在一起占地面积足有七百多平方,简直是壕无人性。 实木的大门上镶嵌着一对冶兽首衔环状的门环,十分大气。 门心对,上下八个大字“敷天箕福,寰海镜清。”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用以其镇凶辟邪。 推门而入,宽绰的庭院,院中的玉兰、海棠树便映入眼帘。 两边的房屋对称而立,有一种秩序规矩之美。 整体实木装修,庄重优雅,尽显古风神韵。 “亲哥,这宅子怎么样?” “不错,买的时候花了不少钱吧!”陆飞说道。 “嘿嘿!” “这宅子是我老爹上世纪八十年代买的,当时才花了三万块,简直就是白菜价。” “现如今,这座宅子放出去,最少两个亿。”小奶狗说道。 陆飞点点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像狄朝东这样的富商,在神州房产无数。 哪里有生意就在哪里置办房产,这个再正常不过了。 小奶狗所说的白菜价,也只是相对而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州人均收入不足百元,三万块钱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所以说,当时的三万元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天价了。 东西跨院全都参观一遍,陆飞毫不客气的霸占了主卧,这一点,小奶狗当然不会有意见。 “亲哥,咱们现在去哪儿嗨皮?”小奶狗问道。 “你们两个随意,我自己出去转转。” “你要去哪儿,我们陪你?” “你们不用管我,我就是随便溜达溜达,有什么事儿,电话联系。” 一听说自由活动,两位大少兴奋的不得了。 跟陆飞谦让几句,当然也就不客气了。 陆飞还没有出门,这俩货就迫不及待先走一步了。 陆飞短暂休息一会儿,换上一套最普通的棉服,拎着大包离开了四合院。 在胡同里转了半个小时,满满的都是上一世的回忆。 出了胡同一招手,一辆出租车开到近前。 “哥们儿去哪?” “潘家园。” 到了天都城,神州最大的古玩市场,那是必须不能错过。 “哥们儿天都人?”车子起步,司机问道。 “锦城人。” “去潘家园捡漏?” “随便转转。”陆飞说道。 “嘿!” “来到天都城,潘家园的确值得一看。” “那地界老大了,不光是古玩,五行八作什么都有。” “不过我得给哥们儿你提个醒。” “到了那儿心眼儿可不要太实在。” “那帮孙子不但心黑,嘴皮子更是牛逼,就是好人都能被他们忽悠瘸咯!” “去年我老家来个亲戚,在潘家园看中一对儿核桃,您猜怎么着?” “好家伙,一对儿垃圾货,愣是被他们说成了明朝老物件儿。” “我那哥们儿信以为真,被坑了三千多......” 整个神州的出租车司机都是话痨,天都城的老司机那更是贫的要命。 只要跟他们搭上话儿,那就根本停不下来。 无论什么话题,就没有他们不了解的。 那嘴皮子,比逗哏的相声演员都要牛逼的多。 陆飞和司机嘻嘻哈哈热聊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 临下车的时候,司机还对陆飞不放心,不停地嘱咐呢。 潘家园,神州最大的旧货市场,占地面积将近五万平方,光是摊位就有三千多个,每天的人流量都要以“万”为计算单位。 可以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但在民国时期,这里只不过是一个琉璃瓦窑厂。 主人姓潘,窑口名为潘家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 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天都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 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 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 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神州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在外地游客眼中,潘家园的名气,甚至要远在琉璃厂之上。 进了潘家园,首先就是文玩杂项。 文玩杂项种类繁多,价格相对亲民,无论在哪一家古玩市场,这个区都是最受欢迎的存在,潘家园就更不例外了。 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头的全都是文玩摊位,更多的还是数不过来的人头。 叫买叫卖,讨价还价声音交织在一起,热闹的不得了。 每一家摊位都有游客驻足,生意都相当火爆。 随着人流转了几十米,好东西一件没遇到,陆飞倒是见识到潘家园摊主嘴皮子的功夫。 一串塑料合成的一眼假蜜蜡手串,愣是被摊主说成了清宫老物件儿。 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把一对儿外地游客忽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