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念安夕>历史军事>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第114章 东瀛使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东瀛使团(2 / 2)

两位鸿胪寺少卿自己和东瀛人交流。 张禹便说:“阁下是足利的人,东瀛将军之名我们也多有耳闻,阁下父亲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是为中兴之主,又于洪武二十五年与大明确立勘合贸易的明日官方贸易关系,多年来两国睦邻友好,此次前来太子殿下还嘱咐我们要好生招待足利义教阁下。” 叽里呱啦一段之后,翻译就说:“承蒙大明大皇帝陛下的厚爱,足利将军交代此次我等一行除了要拜访还需面见大皇帝陛下呈上我国国宝宝刀大典太光世。” 仅仅一个回合的问答,两位鸿胪寺少卿对视一眼,便知道对方有问题了。 东瀛与大明确立勘合贸易的明日官方贸易关系不假,但是不是在洪武年间,而是在永乐初年,中间可还隔着一个不被承认的建文年号。 勘合贸易也称“贡舶贸易”,明初实行海禁后,只允许外国与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 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 这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算是作为将军弟弟的足利义教不清楚,但是作为随行的使臣这点不可能不知道,因为这关系到什么时候来朝贡,不知道还来做什么?连自己什么时候来朝贡贸易都不知道,还要你这个使臣做什么? 这伙人的身份百分百有问题,随行的使臣连这样的大事都不知道。 两位少卿经验老道并不打草惊蛇:“足利义教阁下此行辛苦了,只是我等未接到沿海衙门的报告,不知道阁下是在何处靠岸的。” 几人显然早有准备,对答如流。 “我们的船只遇到的风浪,搁浅在了舟山岛附近,遇上了好心的渔民带我们靠岸,而后一路过来的。” 漏洞百出,这是完全不懂得使臣觐见的流程啊,胆大包天一点功课不做就敢来冒充东瀛胆子也太大了。 本以为要一番言语交锋,才能套出事情来,对方显然啥都不懂,聊两句就没必要继续聊下去了,比预想的要轻松许多。 王峰不动声色的走到了两位殿下的边上压低了声音说:“这伙人应是假冒的,而且一点也不懂得国家外交间的流程,许是海盗或者流寇,殿下直接动手吧。” 朱瞻墡给杨松递了一个眼神,趁着张禹还在和东瀛“使团”交流,杨松等人既然将几人团团围住,仅仅一息之间,几个护卫将将之拿下了。 “东瀛使团”在入住会同馆之前就全部装备卸下,杨松等人直接拔刀往脖子上一架连反抗的机会都没给他们。 那位“东瀛使团”的翻译,见这忽然变化的情况,脸上满是愤怒:“大明就是如此礼待外宾的?泱泱大国,毫无风范。”其他几人满脸的错愕。 朱瞻墡和朱瞻埈起身并未理他,张禹破口大骂:“哪来的蟊贼宵小,不要命居然敢冒充使团。” “你等血口喷人,妄图谋害他国使团。” 张禹拍了一下那人的脑袋:“你连两国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开放贸易都不知道,还敢冒充使臣,用你们东瀛话说,八嘎呀路。” “那……那是我记错了。” “使团靠岸第一步该干什么?”张禹随口一问。 “我……我……”显然那人怕答错,支支吾吾的不敢说。 “报告当地官员啊,八嘎呀路。”张禹嗤笑的说。 “殿下押入大牢审问吧。” 此时杨松看到了对方使团人脖子上的烙印,拉开了他的衣服说:“殿下,这是东瀛奴隶的烙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